当前位置: 首页  公益信息

提高慈善能见度需要第三方评估机构


广州拟对慈善组织募捐透明度进行评估,并公布排行榜,以此促进慈善组织提高公信力。据介绍,今年1月,广州慈监委对去年举办的首届慈善项目推介会项目进行跟踪监督,形成监督报告。
  慈善组织发展与公众参与度,被视为一个城市的爱心温度计,从这两个维度考察,广州无疑是一个有着浓浓爱心的城市。官方数字显示,从2003~2012年,广州市的各类社会组织由2577家增加到4738家,其中大部分是公益慈善组织。组织有了,资金不缺,接着的就是管理。广州拟对慈善组织募捐透明度进行评估,并公布排行榜,对公众是一个交代,对慈善组织是一种鞭策。从透明度这个“口子”切入,对广州慈善事业的发展无疑是找到一个新的“增长点”.
  论及我国慈善事业发展,不能不提到一个人:郭美美。她在2011年6月间用一种极端的、反向的、令慈善组织尴尬的方式,倒逼整个慈善事业深刻反思与变革,焦点聚集在规范化,尤其是透明度上。透明度不足,信息不对称,本来就影响公众对慈善组织的信任度,加上频频被曝光的丑闻推波助澜,将公众的焦虑放大到极致。公众无从判断所捐的善款究竟落到了受助对象手中,还是“郭美美”的名牌包中,干脆“用脚投票”,选择放弃。
  经过一轮发酵,民政部门也开始意识到透明度的重要性,每年发布“中国慈善透明度报告”.其中2011年数据显示,全国1000家公益慈善组织的透明指数平均分只有33分(按百分制计算),60分以上慈善组织仅占8.2%,几乎到了“冰点”.到了2013年,指数上升至43.11,算是有所回升。也有个别民间组织进行相关研究,结论与官方相去甚远,谁更接近真相不得而知,我国慈善组织透明度不足倒是不争的事实。有鉴于此,民政部于2011年发布的《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(2011-2015年)》给出的解决办法中,提到了“第三方评估”.
  “第三方评估”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,有些发达国家,慈善组织为了赢得公众的信任、募集更多的善款,都会聘任第三方审计机构来对其每年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,并向公众公开。如美国,慈善评级机构为超过5300家慈善机构评级,级别从高到低分为4星到无星,同时提供各个标准下的前十排行榜,其中不少是“负面排行”,一点也不给面子。在这种强有力的监督力量推动下,慈善机构纷纷提高自己运作的透明度,否则就无法生存下去。
  我国慈善组织起步较晚,但发展较快,与此相比,制度建设倒是相对滞后,未能跟上步调。以第三方评估论,独立的、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评估机构也还没有成熟起来,担不起所有慈善组织评估之重任。现在所谓的第三方评估机构,多为行政部门发起或主导,带有官方背景,逃不过行政干预的藩篱。像“慈监会”这种非专业组织,即使有心介入,也未必有力保障其评估结论的客观性。
  未来之路,还是要多培育专业的评估机构,让其能够用自身的公信力赢得市场,与慈善组织一起长大。应急之计,可以适度开放市场,让一些国际知名专业机构进来,成为激发相关市场快速成长的“鲶鱼”。
 

摘自广州日报2014年2月21日